融汇
发布于 2024-10-16 / 20 阅读
0
0

“双区驱动”时代背景下的产业园前期策划要点分析——以仲恺高新区某项目为例

摘要:仲恺高新区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园平台建设,重点聚集发展产业。在此背景下,实施策划了实践项目。文章以实践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梳理出了产业园前期策划工作的要点,期望能够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产业园;成本要素;区位和交通;产业现状;远景规划;项目定位;产品设计

在过去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诸多问题暴露出来。例如,选址不当,导致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过高;建设成本估算失误,导致建设资金短缺,项目无法顺利完成;市场调研不充分,导致产品去化达不到预期,进而影响企业的现金流;等等[1]。由此可见,项目前期策划是十分有必要的。项目前期策划是防范风险和项目取得成功的保障,有利于促进项目顺利建设实施。一个成功的项目前期策划,能够保障项目建成后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

实践项目正是在“双区驱动”时代背景下的一次产业园前期策划实践,文章通过对成本要素、区位和交通、产业现状和远景规划、项目定位以及产品设计等要素的分析论述,希望能够为今后的项目前期策划提供有益经验。

1 项目背景及概况

当前,仲恺高新区紧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加速推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潼湖生态智慧区、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重点扶持培育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六大系列新兴产业。

实践项目位于仲恺高新区,地处仲恺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内。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约41万m²,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工业厂房、员工宿舍、展示会议、办公、商业及食堂等。

2 前期策划要点

2.1 成本要素

对于产业园项目,需要考虑的成本要素一般包括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以及用水、用电成本等方面。

首先,土地成本方面。汕尾、江门等城市的工业用地成本最低,楼面价低于200元/m²,但远离大湾区中心;东莞、中山等城市工业用地成本较高,超过350元/m²,靠近广深;仲恺高新区工业用地成本相对较低,为270元/m²,且靠近深圳;深圳工业用地楼面价平均为2727元/m²,相当于其他城市的10倍左右。此外,根据调查统计,仲恺高新区2019年供应工业用地41宗、2020年供应工业用地61宗、2021年工业工地用地73宗、2022年供应工业用地93宗。相比较而言,仲恺高新区具备土地成本低、土地供应充足的优势。

其次,人工成本方面。根据各市统计公报,汕尾、东莞的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广州、深圳、珠海的人工成本最高,在靠近深圳的城市中,仲恺高新区人工成本为83639元,仅高于东莞人工成本。

最后,用水、用电成本方面。根据各市非居民生活用水基本水价进行统计,广州、深圳用水成本最高,均超过3元/m³;肇庆、中山、江门等城市的用水成本最低,均未超过2元/m³;仲恺用水成本相对较高,超过2.5元/m³,但仍远低于广州、深圳。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我省一般工商业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大湾区各市工业用电成本差别不大,相对而言,肇庆和汕尾两市成本较低。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在广东省主要城市中,汕尾、肇庆的各类成本要素均较低,但距深圳较远;仲恺高新区的生产要素成本略高于汕尾、肇庆等城市,但是低于东莞、中山等城市,且远低于深圳,但是距离深圳、东莞较近。因此,综合来看,仲恺高新区的成本优势比较明显。

2.2 区位和交通

实践项目所在区域西侧为武深高速,北侧为河惠莞高速,东侧为赣深高铁,交通便利,出行高效。项目所在区域距广州中心区约100km、深圳中心区约60km、香港中心区约100km,周边高速路网发达,10min可上高速。周边三大机场满足出行需求,距离惠州机场约40min车程、距离广州机场、深圳机场约90min车程。

可以看到,实践项目所在区域临近大湾区核心城市,并且区域内已形成了集航空、高铁、城际轨道和高速公路等全方位、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践项目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都很明显,能够快速且便捷地连通粤港澳大湾区各主要城市,极大地缩短了与大湾区各大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

2.3 产业现状和远景规划

仲恺高新区拥有LG电子、TCL科技、德赛西威、亿纬锂能等重点企业。近年来,又相继落户了博实结、星河人工智能、中电北斗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可以看到的是,仲恺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球重要的液晶电视、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根据相关发展规划文件,仲恺高新区作为全市发展的高端载体,未来产业发展会继续坚持以电子信息制造为主线,加快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向研发设计、成套设备制造、软件系统集成、品牌运营等价值链高端攀升,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通过对产业现状和远景规划的分析,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实践项目所在区域的产业基础扎实,且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实践项目可以重点发展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以及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六大新兴产业[3]。

图 1 仲恺高新区产业分布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2.4 项目定位

实践项目分别从产业、功能以及目标客户三个方面对项目进行了定位。

仲恺高新区产业发展始终以电子信息制造为主线,以智能终端、新型显示两大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北斗、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产业为方向的“2+1+X”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实践项目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为发展目标,与仲恺片区产业发展方向相符。

实践项目希望能够建成集生产制造、科技研发、综合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厂房,形成电子信息业和智能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建设员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减少入园企业的运营成本,充分体现园区的优越性;建设综合办公大楼,形成区域内标志性建筑。引导区域内电子信息业、智能制造业等产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4]。

实践项目致力于服务惠州当地的电子信息业、轻型制造业、半导体以及人工智能等传统产业,同时承接深圳、东莞以及其他地区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以及电子信息等产业的产业转移。

在前期策划阶段,需要明确项目定位,这对接下来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

2.5 产品设计

项目前期通过案例调研,对实践项目的产品特征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制定出了项目自身的产品标准。

(1)高标厂房。①标准层面积。高标准工业厂房的标准层面积参数指标可以分为三个区间,即1000~1500 m²、2700~3500 m²、4500~6000 m²。其中,1000~1500 m²/层和2700~3500 m²/层的厂房产品是市场主流,4500~6000 m²/层的厂房产品相对少一些。除此之外,每个标准平面户型,又可以以750 m²为模数拆分为若干个小户型,同时户型之间也可以按照层、栋等进行组合,进行整层(或多层)、整栋出租。②建筑平面布局。高标准工业厂房的平面布局设计充分考虑生产工艺要求,将货梯、楼梯、卫生间、设备房、管井等交通和辅助空间靠外墙边布置,并且每个生产单元内宜设置一处不少于2 m²的综合管井。③层高。高标准工业厂房的层高参数基本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首层大空间,层高基本在6~8 m,且大多数厂房首层层高为7.5 m;另一种是标准层,层高基本在3.9~4.8 m,且大多数厂房标准层层高在4.2~4.5 m。④柱网轴线距离。高标准工业厂房主要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以及新材料等产业提供服务。在柱网轴线距离方面,厂房的柱网轴线距离范围集中在8~10 m,并且柱网轴线距离宜大于8.7 m,减少剪力墙数量,以利于生产线布置。同时,这个柱网尺寸兼顾了地下室停车位的布置[6]。

简而言之,高标厂房的设计,注重产品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以便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

(2)员工宿舍。宿舍以微居住为理念,打造更适适合市场变化的公寓产品。作为员工宿舍,宿舍有单人间、两人间、四人间以及六人间。同时宿舍标准层层高3.6 m,可以满足双层铺的空间需求,后期可改造为上下两层的创客胶囊公寓,提高产品的灵活性,满足市场需求。

(3)办公楼。办公以满足本项目自身办公需求为主,同时兼顾园区的整体对外形象,适当提高办公楼的外立面装修档次。在建设过程中,将办公楼作为园区最主要的形象元素进行设计,提高园区沿国合大道的城市形象[7]。

3 结束语

一般产业园项目历时几年甚至十几年,投资少则几个亿,多则几十亿,中间涉及政府、开放商、投资方、运营方、产业指标、企业发展、商业变现等各个方面,各类资源的整合与协调,一切都要以策划方案为根基,所以前期项目策划非常重要。文章结合实践项目,从产业园的成本要素、区位和交通、产业现状和远景规划、项目定位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对产业园前期策划要点进行了论述,希望能够能为今后的项目实践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朱元田. 前期建筑策划对房地产项目的经济性影响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1(6):4-5.

[2] 刘增祥,施健东. 发挥项目前期策划作用促进数据中心EPC模式建设工程建设交付[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22(4):105-109.

[3] 郭亚杰,陈学凯. 住宅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策划与决策研究[J]. 城市住宅,2021,28(1):192-193.

[4] 钱方,张嘉琦,雷冰宇. 策知得失 划续长久:孵化类产业园设计建筑策划实践[J]. 新建筑,2021(3):56-60.

[5] 徐子文. 体育会展综合功能建筑前期策划研究[J]. 房地产世界,2023 (7):34-38.

[6] 吴大江,徐经纬. 中国电科华南电子信息绿色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J]. 工业建筑,2019,49(12):211-217.

[7] 饶曦东,古叶恒,周剑峰,等. 产业-空间协调视角下的产业园区规划实践:以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规划设计为例[J]. 规划师,2021,37 (23):40-46.

(原文作者:方帮华,孟小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