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
发布于 2024-10-16 / 18 阅读
0
0

🌿 细节处理对园林工程品质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日渐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品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园林工程得到广泛的关注。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但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还能给人们提供一种园林式、舒适安全的运动和休闲场所,优化人的生活品质。但是如果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对于各种细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工程的建设效果和质量,降低整个园林工程的美感和品质。因此,为了确保园林工程的最终品质,该文以细节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园林工程的特点及细节处理的作用,深入探讨了具体施工建设中的细节处理,以供业界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细节处理;工程品质

随着社会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宣贯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城市开始扩大园林规划的规模。在城市实施园林建设,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内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工程建设中的细节处理是保障园林工程整体品质的关键,因此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师、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细节处理,以保障城市园林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

1 园林工程概述

1.1 园林工程建设的意义

园林工程建设包括绿化种植、砌体工程、混凝土结构、绿化给水排水、钢结构、石材铺装以及园林小品等。借助相关施工技艺有石材、花卉、水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有环境,建设出适合该城市的良好自然环境和休闲场所。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能够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且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品质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 园林工程的特点

1.2.1 施工对象的特殊性

园林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保护和改善居住环境,因此在设计和规划阶段,应全面掌握建设需求,合理选择栽培植物,此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如果城市中园林工程建设的位置靠近机动车道,则需考虑所选植物是否有吸尘降温的功能。此外,由于园林工程是供广大居民放松娱乐的场所,因此让大众赏心悦目的艺术特点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季节变化、植物种类以及栽培方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植物种植最终的视觉效果,由此可知园林工程建设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1.2.2 设计规划的艺术性

园林工程和其他基础建设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着较高的艺术品质要求,在设计规划中要形成独特的艺术性,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园林工程内的建筑在设计和施工阶段便可以定型,但是以植物、水体等为主的软景施工易受人为与自然因素的影响,存在极大变数,因此在最初的规划阶段,工作人员需要考虑植物色彩、层次和植物的种类等多种因素,从而提升施工和后期管理中的容错率,并确保园林工程的艺术性。

1.2.3 后期养护的长期性

有些园林工程没有考虑到活体植物等因素,工程建设完成后没有对建筑进行长期养护和管理,导致园林工程的整体品质大幅下降。园林工程中广泛种植各类植物,且排水供水系统结构复杂,大型的园林工程甚至还构建了独特的生态圈。然而城市中这种小型生态群极为脆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长期的养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园林工程中植物的成活率,绿化工程构成的生态圈才能趋于稳定。此外,养护工作还需要长期不间断进行,且工作量较大,养护过程不能马虎,可见园林工程具有长期养护的特点。

2 细节处理对园林工程品质的影响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在园林工程建设中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也随之升高,对于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重视细节不单单只是针对高层管理工作人员,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都要强化对工作细节的了解,并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加强对细节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充分重视细节处理,才能快速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减少问题的出现;园林工程建设同样需要透彻了解各个环节,才能凸显出园林工程的品质。

在一个完美的园林设计方案中,最应注重的就是园林景观的细节,这就要求园林设计人员具备人文地理、经济、生态等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储备,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具体设计中,使山水与园林完美结合,让山水不仅是园林的装饰,更是园林的亮点。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好细节处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工程品质的要求,从而实现园林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3 园林工程项目的细节处理要点

3.1 园林设计中的细节处理

园林工程的建设具有复杂的系统性,其施工图设计中涉及的内容较多,在细节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确保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在确定设计方案后还要进行预算工作,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和建设目标确定工程费用,在确保工程建设满足绿色环保标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的经济性。需注意把握园林设计规划的整体性,合理设置景物并发挥植物相应的作用,以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园林的生态效益。在绿化苗木的栽植设计中也应保证其合理性,遵照自然规律进行栽植,从观赏者的角度打造体验感良好的园林工程。

3.2 台阶施工的细节处理

景观工程是园林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水台、花园墙、假山及植物群落等。园林工程的最终效果和景观工程的细节处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一定要重视细节处理在此环节中的应用。在台阶的细节处理中,应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园林设计的美观效果,将每个台阶的高度都设定在15cm以下,宽度超过25cm。为了确保园林施工过程中每个步骤的顺利进行,一定要注意台阶的平整程度。同时,为确保较好的观赏性,要特别注意台阶的梯面与踏面保持相同的模数,在不同的建筑区域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台阶。例如,可用纹理感和肌理感来处理台阶表面,通过在台阶上设计凹槽使其既美观又防滑;还可在台阶上设计灯带或者灯光,这样既能起到氛围烘托作用,又能保障夜间的通行安全,还可避免因设置过多的庭院灯造成资源浪费和光污染。

3.3 地面石材铺装的细节处理

地面在开始铺装施工前,施工区域内的乔木种植应完成,后续无大型机械施工或通行;基层结构质量合格,管线预埋施工完成且无遗漏,隐蔽验收合格;铺装样板及排版完成。

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平整度、放坡、对缝、缝宽以及末端收口等,这些细节对于一个景观项目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要注意不同规格板材组合的对缝,以及2条园路处于垂直状态或单条园路为折线状态时的对缝;在材料下料时,不能直接依据设计图纸标明的数值进行加工,还应考虑缝宽的尺寸。对于铺装区域内的各类管井,应设置隐形井盖。对于弧形园路或收边,不同铺装排版形式的控制侧重点不同,若留缝为横平竖直形式,则重点控制弧形切边的流畅度,避免出现碎角料;弧形拼缝则应重点控制材料加工尺寸的准确性。对于铺设石材路面,需微调路面宽度,使其符合石材规格;或微调整石材规格,使其符合路面宽度,总之应避免出现零碎板材,影响整体效果。

3.4 地形营造的细节处理

地形是园林景观中极为重要的要素,是景观空间构成的骨架,通过地形、植物以及建筑等组合可形成不同形状的空间,而且可在光影作用下形成明暗对比。因此,地形营造的成功与否是园林景观落地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进行地形营造前,应完成园路、广场基础及各类管井,如雨、污水等管网,并清理干净场内杂物。地形营造过程中应重点控制土质情况,一般为松散细粒黄土,无垃圾石块、树根、杂草等,地形整体起伏有致,有主次之分。在进行回填种植土时,应精准确定堆土区域和堆土方量,这样可有效节约机械使用成本及缩短土方施工时间。同时,在机械施工过程中,注意及时测量高程,并在一些重要观赏点处考量地形的起伏是否美观。

3.5 乔灌木种植的细节处理

乔灌木是园林景观空间构成的骨架,种植工作是园林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通常在乔灌木种植前,土方造型、各类管沟和构筑物等已完成,苗木资源已确定,各类种植辅材人员也已就位。在种植过程中,应重点控制苗木规格、树形姿态、树穴大小深度和点位间距、修剪、支撑以及定根水等。

苗木进场前,应依据设计参数对苗木规格进行验收,检查树形是否饱满、有无病虫害、吊运过程中是否有损伤以及土球是否符合要求等。定位放线前,应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组团之间的关系以及组团内部的高低、前后以及间距的搭配。树穴大小与土球大小应匹配,树穴直径略大于土球直径20~30cm,深度合适,避免种植后土球过高影响地形或过低影响植物成活。

种植过程中及完成后,都要随时关注组团的关系,层次是否清晰、天际线及边缘轮廓线是否起伏有致、组团是否饱满等,若存在缺陷应及时调整。种植完成后,养护相关工作要及时跟进,如支撑、定根水等。种植过程的控制好坏对于景观落地效果和后续植物生长状态均会产生很大影响。

3.6 地被植物种植以及草坪铺植的细节处理

地被植物与草坪几乎布满全部绿化区域,细节处理的好坏是一个项目景观效果成败的重要因素。地被植物种植前,应完成乔灌木种植、水电管井以及设施设备安装等。在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种植坪床的平整度、地被边线的流畅与否、种植密度、高低层次以及色彩搭配等细节。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密度。过密会因不够经济且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过稀则影响观感效果,一般根据单棵植株的直径确定种植密度,确保枝叶满铺不露土即可。同时,还应注意收边地被植物的种植方式。收边不同于中间部位,若也按照中间部位的种植方式则会出现“露脚”以及种植坪床外露的情况,则观感不够理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常会采取倾倒种植的方式形成扇形断面状,这样可形成饱满的植被形态。

绿化区域与硬质铺装区域交接处,尤其要确保种植土低于地面3~5cm,切忌与地面持平甚至高于地面,否则极易出现雨天或养护浇水导致绿化区泥水外流至铺装地面处,进而影响景观效果以及观感体验。对于草坪的铺植细节控制,应在铺植前对坪床进行处理,如不能出现明显大颗粒土块,基层种植土壤应压实平整等,通常为了保证平整度会采取覆沙的处理方式。另外,基层处理还应撒拌基肥。草皮块或草皮卷铺植拼接时应密缝,且注意不能相互搭接,避免出现相邻草皮一上一下的情况。

3.7 水电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安装的细节处理

园林景观中,各类照明灯具以及给排水相关的管井设备等必不可少。它们一部分是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如各种有着艺术造型的灯具就是整个景观构成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灯光还能起到烘托环境氛围的作用;另一部分虽然不参与景观元素的构成,但却是维持景观区域正常运转的必备设施,如绿化养护给水设施管井、雨水排水管井以及配电箱等,应采用弱化、隐藏等方式进行处理。不管是构成景观元素的部分还是必备设施部分,细节处理均直接影响景观的观感和品质。对于道路一侧的庭院灯,距路边距离应一致;对于管井,其标高应与周边地形协调,不能过高或过低,井圈基础不能外露,铺装区域内井盖应采用双层井盖,即下部采用专用井盖,面层则使用不锈钢隐形井盖;对于配电箱的设置,应在施工前提前考虑,避免布置在景观区的显眼位置,同时要满足操作需要,留有必要的专用通道。各类园林绿化浇水养护的控制阀、取水阀等,在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操作的便利性。雨水排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应合理,坡底应设置排水口,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景观效果需要,采用各种形式的排水口组合。如地面铺装可用雨水篦子以及线形不锈钢截水沟,绿化区域可采用雨水篦子和盲沟等形式。通过以上细节处理确保各类水电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品质,使其与整体工程的建设目标一致。

3.8 后期管护中的细节处理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后期维护与管理是维持工程品质的关键。做好后期管护中的细节处理,是保障工程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园林绿化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对后期维护管理至关重要,只有针对植株采取灌水、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预防等措施,才能增加植株的存活率,从而保证园林工程经济效益的延续。通常,栽植苗木后应设置养护管理周期,根据植物的生态状况进行不同类型的苗木养护工作。如对于喜阴的苗木需要按照生长习性的差异,为苗木制造阴凉的空间。此外,还要注意清除杂物,时刻保持土壤处于适宜苗木生长的状态,定期浇水追肥,修剪苗木形态,去除影响美观的杂草并做好病害防治,选择无公害的农药产品。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工程的建设品质受到了更多关注。因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细节处理,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而且要对提升景观艺术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实际建设中,园林的设计规划、园林台阶、石料以及园林植被栽种等环节,都要加强细节处理,以确保施工质量,并通过灵活的艺术处理,展现园林工程的建设品质。

参考文献

[1]何云鹏.市政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细节处理浅谈[J].农家参谋,2020 (23): 53.

[2]张阳.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要素[J].江苏建材,2022(5):43-44.

[3]刘雅慧.城市高位花坛径流削减与污染净化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大学,2018.

[4]黄子泉.浅谈乔灌木的种植技术[J].低碳世界,2018(6):373-374.

[5]陈长清.地被植物种植设计与应用[J].乡村科技,2022,13(9):131-134.

(原文作者:胡佳旺)


评论